183 老当益壮——诊断比系统还要快_白衣披甲
笔趣阁 > 白衣披甲 > 183 老当益壮——诊断比系统还要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83 老当益壮——诊断比系统还要快

  方老十分不屑。

  “钓两条大鱼,连家都找不到的主,你也配跟我说这个。”

  柴老得意,无声大笑。

  前几天柴老意外钓上来一条20多斤的大鲤鱼,他特意找了一个28杠驮着鱼在小区里转了4个小时。

  看的方老眼睛红呼呼的,老柴光是和他打招呼就打了2次,最后还扛着鱼追到家里凡尔赛。

  “小螺号孝敬我的,那孩子可是用心。我跟你讲老方,你不能公报私仇,公器私用,假公济私……”

  “你还知道什么公字的成语?”方老不高兴的问道。

  “你从前审核国自科基金有关于医疗的项目,肯定要一心为公,公忠体国,克己奉公,一切都要做到开诚布公。”

  方老阴沉着脸,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大步走出vip通道。

  “老顽固。”柴老在背后讥讽道。

  迎面,柴老看见罗浩熟悉的笑脸。

  “方老,好久没见您老人家。”罗浩客客气气的弯腰,伸手。

  方老蜻蜓点水一般和罗浩握了一下。

  罗浩随后上前,张开双臂拥抱柴老。

  “老板,您最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?光钓鱼来着。”

  “这么大岁数了,不钓鱼钓啥?”柴老斥道,“钓鱼车里有热饭的家伙事,饿不找我。”

  他越说越是得意,看着方老的背影笑的山花烂漫。

  罗浩心里叹了口气。

  老板给自己惹祸啊。

  平时都是老板说自己别惹祸,所谓日后你惹出祸来,不把为师说出来就行了。

  可现在,罗浩真想跟柴老板说——日后你惹出祸来,不把徒弟我说出来就行了。

  但这锅自己得背,实在不行,柴老板自然会解决。哪怕搬去方老家里住,他也能解决。

  “老方过来,一是为了看看你,二是因为振兴东北的需要,他要来看看这面的几家医院。”柴老小声说道,“伱们省城,就工大厉害,医科大学太差。”

  “老板,人家工大四十多位两院院士,我们医科大学拢共才两位,还都是前校长、校长,没法比啊。”

  “你们医院怎么样?东莲那面还行,装修的气派,但技术水平太差。”

  柴老拉着罗浩的手问道。

  “东莲是矿区还有钱的时候拨款建的,按照每平米8000的标准,比咱协和国际部都不差啥。现在矿区没钱了,谁都没办法,自然规律。”

  罗浩回答道。

  “你们医大一呢?”

  “还行,只能说还行。”罗浩道,“去年手术量全国排前五,去掉一些水分,全国排名前十是没问题的。老板,不能苛责,我这面可以说是穷山恶水。”

  “中俄开口子之后还没好?”

  “前面的资料我没查,最近太忙。手术,教学……”

  “你们俩,别开小会,有什么话不能当我面说!”方老和前来迎接的卫健委以及省办、市办的人寒暄过后,回头斥道。

  看来方老的确有点不高兴,罗浩没辙。

  “前几天我钓了一条大鱼!快成精了!”柴老瞥了方老一眼,旧事重提,描述了一遍,“我后来把那条鱼放了,长那么大不容易,或许几十年后真的就成精了呢。”

  “老板,您还信这个?”

  “吃不了,浪费,我就是为了气气这帮老鬼,何必难为那么大的鱼呢。”

  柴老笑吟吟的说着,罗浩很是欣慰。

  老板高兴就行,高兴就行。

  话说老板已经垂暮之年,再怎么开心又能开心多久,开心一天算一天。

  “罗博士,你现在在医大一院介入科带组呢?”方老问道。

  “是,方老。”罗浩微笑回答道。

  “一年做多少台手术?”

  “我刚来不到三個月,平均每个月300台手术左右。”

  一个月300台手术,手术量虽然说不上骇人听闻,但也足够达标。

  当然,这是和某些特殊情况下出现的“妖孽”想比较。

  方老对罗浩的手术量比较满意,“患者愈后怎么样?”

  “时间比较短,随访记录以及二次入院、远期治疗的效果暂时还没有严谨的……”

  罗浩换了一个口气,用专业的语句、态度、词汇回答方老的问题。

  对方老的问题,罗浩并没有夸夸而谈,只是实事求是的说明问题。

  涉及的范围也只在介入领域,对于自己完成的其他抢救、手术闭口不谈。

  方老对此很满意。

  “参观一下你们医大一院,看看这面的医疗建设。”方老等罗浩说完,这才说道,“你们这面每年的手术量不少,罗博士,你还习惯么?”

  “挺好的。”罗浩道,“虽然罕见病的研究上比不过帝都,但常见病的诊断、治疗水平都很高。新技术的发展也没有落下,一直紧跟时代。”

  庄院长、金院长长出了一口气。

  罗浩这小子还行,遇到事儿了能帮着说句话。不用多,这么一句话就够了。

  来到医大一院,一行人从急诊看起。

  急诊科井然有序。

  虽然知道今天方老要来参观,有所准备,但在罗浩看来大差不多。

  平时医大一院的急诊科诊断、治疗也很规范。

  比如说那名腹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患者,在急诊科就已经有了确定诊断。

  自己救治成功的先决条件是首诊医生给出明确诊断。

  而且当时患者在急诊科连微量泵降压的手段都上了,也皮下注射了吗啡镇痛,并且找了相关科室会诊,整个过程可以说无懈可击。

  要是全国急诊都这水平的话,每年至少少死很多人。

  至于那次夹层破裂是极其罕见的意外,无法苛责。

  罗浩一边走一边介绍,其中就有上次遇到的主动脉夹层破裂的病例。

  他并没有对自己的抢救含糊不清,也没有夸大其词,一边肯定医大一院的急诊急救水平,一边给方老讲述了自己急救的整个过程。

  方老听的津津有味。

  腹主动脉夹层破裂,只要是对医疗有多了解的人都知道患者肯定没了,几乎没有意外。

  但不出意外的话意外还是发生了,发生在罗浩身上。

  所以方老对此提出很多疑问,罗浩一一做了解答。

  能把主动脉夹层破裂救回来的医生肯定会获得足够的尊重,哪怕方老心里念叨着罗浩是个马屁精,但却没就这件事儿多嘴。

  说多了不占理,想挑刺也不能逮住罗浩得意的抢救挑刺不是。

  “罗博士,不错,厉害!”方老最后给了罗浩赞赏。

  罗浩也没有谦虚,这种抢救本身就是很牛逼,属于放在协和都能吹的那种。

  要是谦虚,就属于虚伪了,反而不美。

  急诊科严阵以待,方老看的很满意。

  随后去介入科、介入手术室看了一圈。

  陈勇、沈自在、袁小利以及其他带组教授正在手术,方老进来转了一圈,不置可否。

  罗浩医疗组的手术量,无论在哪家医院都可以说是中坚骨干力量,即便放在协和也不算差。

  “还不错,罗博士来医大一院还不到三个月就能打开局面,不愧是柴老板的高徒。”方老暗戳戳的讥讽了一句。

  果然,柴老板的脸色有些难看,罗浩更是有些难堪。

  但罗浩能说什么?只是在心里腹诽了一句——糟老头子坏得很。

  “去你们大外手术室看一眼,然后去各个重症看一眼。”方老提议。

  庄院长最近几天已经从各个渠道得到信息,方老来,并不是单纯为了罗浩,还有看一眼北江省的医疗现状,摸个底。

  具体是为了什么,庄院长这个级别的院长不得而知。

  来到大外手术室的更衣室,方老看着禁止吸烟的牌子问道,“罗博士,你是不是经常坐在这下面抽烟?”

  “方老,我很少吸烟。”罗浩摸出自己的烟给方老看,“我一般都是叼着想事儿,想完了就把烟装回去。”

  “这样才对!”方老瞥了眼柴老板,“学点好的,别总跟他们学。这么大的牌子,就跟看不见似的,散光、老花,这都是毛病,得治。”

  “抽习惯了,不来一根上手术就没劲儿。”

  “说的跟你还能上手术似的。你最后一台手术,72岁那年做的吧。老柴,这人呐,得服老。”方老笑呵呵说道。

  柴老叹了口气,原本得意洋洋的他表情有些落寞。

  美人迟暮,英雄末路,人生大抵不过如此。

  方老是药理学方面的,他属于越老越值钱的那种。

  罗浩知道老人家们的心思,他们可能对晚辈会宽宏、会慈祥、会和蔼,但对同辈的“老不死”们的态度会差很多。

  相互之间打打骂骂,仿佛留住了年轻时的影子。

  但是!

  罗浩听不得人说自家老板老,哪怕是方老说也不行,他回身,目视方老。

  “老板老当益壮。”罗浩平淡却又认真的和方老说道。

  仿佛在讲述一个事实,又像是一只小兽在对着族群的王者呲牙,发出挑战。

  柴老挑挑眉,抬手够罗浩的肩膀。

  罗浩屈膝,躬身,满脸笑,把肩膀送到自家老板手底下。

  “老,就是老了。”柴老道,“什么老当益壮,我72那年后就没敢上台主刀,手痒了就给小钱当助手过过瘾。”

  “他的水平超我年轻时候很多,想当年我做一台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要3、4个小时,术后还得担心各种并发症,送icu……现在小钱开达芬奇机器人,俩点一台,术后……啧啧。”

  柴老板笑眯眯的讲着,不知不觉把刚刚罗浩“冒犯”的一点点火苗给压了下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