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封驳圣旨,奸佞误国!_大明:你个暴君,竟成了千古一帝
笔趣阁 > 大明:你个暴君,竟成了千古一帝 > 第十六章 封驳圣旨,奸佞误国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六章 封驳圣旨,奸佞误国!

  圣旨连降。

  工部立刻派出大匠作,前往城外天巡军驻扎地,对军方招募工匠和铁匠进行技艺收编和教导。

  锦衣卫、东厂、西厂,撒出全部人手,动用大量密探,对参与锻造天巡军械的匠人进行身份甄别。

  专业人,干专业事。

  未消几日,绝大多数匠人都洗脱了怀疑,但也有近千名工匠和上万名铁匠被秘密处死,埋葬入城郊乱葬岗中。

  这些人,要么是国朝朝廷大员、藩王勋贵的探子,要么身怀大案,还有几个是高丽、扶桑国的细作。

  其罪,或许不当诛,可为了天巡军械的绝对保密,只得如此。

  随后。

  在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建议下,在天巡军驻地最中心的位置,原地建立起数十座炼铁炉窑和数千座打铁工坊,以供天巡军械打造之用。

  两厂一卫的缇骑、番子,日夜巡视,闲杂人等,严禁入内。

  而就在工部大匠作和匠人们准备大展身手时,锻造天巡军械的钢铁,却迟迟没有运来。

  五军都督府数次催促户部、兵部,始终未得到回应。

  于是。

 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兼北征大元帅,亲自去了趟户部、兵部和内阁,连连吃了几个“矿铁太多,调度困难,勿要心急”的软刀子。

  “李首辅、刘次辅、谢阁老,九月底了,天巡军寸铁未见,再有一月,就是陛下要求的北征之日,天巡军等不了多久了,倘若两日后还是看不到矿铁,本帅就要到皇宫内告御状了。”

  王守仁含怒放话,甩袖而去。

  圣旨在前。

  户部、兵部,依旧不肯配合军方,难道是想抗旨不遵不成?

  阁房内。

  李东阳首辅、刘健次辅、谢迁群辅面面相觑。

  “宾之,户部、兵部,可是得了你的授意?”

  刘次辅看向李首辅,怀疑道。

  国朝无党争。

  却是有类同存在。

  比如,太祖时期的淮西、浙东。

  没有结党之名,却有结党之实,打压异己,抗衡皇帝。

  早在李首辅入朝为官不久,就建立了一个诗歌流派。

  茶陵诗派。

  号称不满台阁体,要以唐为师,而效法唐诗,开创诗坛新局面。

  李首辅因此结交了不少士人,随着成化、弘治,和到来的正德一朝,三朝时间,那些士人在朝廷中,已然成为无法忽视的力量。

  户部尚书韩文,兵部尚书刘大夏,就是茶陵诗派的人,而且在诗派中,仅次于李首辅的地位。

  户部、兵部的行为,不禁让人怀疑是李首辅的授意。

  谢阁老同样望向李首辅,眼中的意味,亦是如此。

  “这些日子,我都在为家族、亲族忧心,哪有时间去想诗派的事?”

  李首辅摇摇头,无语道:“再说,陛下圣旨在前,我岂敢抗旨不遵?”

  锦衣卫前往老家茶陵后,他的族人,亲族,已经有数十人被抓入诏狱。

  长辈、同辈、晚辈,一日数封家信入京,询问情况和求救。

  这时候,再敢违抗陛下意志,不就是上赶着给锦衣卫递刀子,送族人和亲族都去死吗?

  “这么说,是韩尚书、刘尚书自己的想法了。”

  刘次辅点点头道。

  族人、亲族。

  一直是老友的软肋。

  现在,软肋被陛下拿着,是不敢给陛下上眼药的。

  “韩文、刘大夏,是找死不成?”

  谢阁老疑惑出声。

  菜市口那,寿宁侯、建昌侯的血,可还没干呢。

  在陛下面前造次,无疑是在找死。

  “估计是想法还没转换吧。”

  刘次辅沉吟道。

  宪宗一朝、先皇一朝,两代皇帝,前者昏聩,后者贤明,但都是以仁爱治国。

  从不会因言降罪,即便臣子御前抗辩,也不会在意。

  有些时候,臣子犯下错误,只要不是大错,都能一笑了之。

  数十年过去,朝中大臣们,习惯了皇帝的仁慈,甚至,有些时候会拿这些事当做吹嘘的底气。

  当今陛下登基后,除却焦芳、毕亨等人外,基本未对其他大臣动刀。

  一朝天子一朝臣,哪有新皇登基不杀人的,想来,是朝中大臣以为陛下是和先皇相同的皇帝。

  仁慈,善良。

  “那是取死之道!”

  李首辅嘴角抽搐道。

  他就在乾清宫说错了一句话,陛下就让锦衣卫杀了他族人和亲族数十人。

  将帝王的无情,狠辣,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  用对待先皇的手段去,对待当今陛下,非死不可。

  “来人,去请韩部堂、刘部堂到内阁一叙。”

  刘次辅点点头道。

  同朝为官,如同乘一船,先落水,后落水,谁都不能幸免。

  但能搭一手,总要搭一手的,无冤无仇的,不能眼睁睁看着人往火坑里跳。

  中书舍人去传令。

  不久后。

  两位尚书抵达内阁。

  “见过首辅大人、次辅大人和谢阁老。”

  韩文、刘大夏揖手道。

  刘次辅和谢阁老点头还礼,将事情交给了李首辅。

  诗派的人,惹出了事,自然要诗派的魁首去出面。

  “贯道(韩文字),时雍(刘大夏字),天巡军的精铁,到哪了?”

  李首辅颔首问道。

  内阁,统管六部不假。

  但是。

  不会直接插手六部内事务。

  关于户部、兵部抵制天巡军械的事,内阁有了解,但不多。

  “首辅大人,精铁,自然是在该在的地方。”

  韩尚书接过中书舍人奉的茶水,浅尝辄止,半开玩笑道。

  户部,从未同意天巡军请求,也当然从未去调度钢铁。

  “那天巡军北征怎么办?”

  李首辅色变道。

  虽然早有预料,可是怎么也没想到,户部这么多天,竟然什么都没做。

  “兵部以前铸造的军械,还有很多,供给三十万大军,绰绰有余。”

  韩尚书吹了吹茶叶,轻笑道:“要是天巡军看不上,不妨赤手空拳与鞑靼军一战。”

  闻言。

  不仅李首辅脸色铁青,就连刘次辅、谢阁老都坐不住了。

  国运之战,事关江山社稷,事关数千万国朝百姓,怎能开这样的玩笑。

  倘若此战失败,国朝几十年内无力北征不说,恐怕边镇都会沦丧于蛮夷铁骑之下。

  这是在拿几百万百姓生命做玩笑!

  “户部,没有接到陛下旨意?”

  谢阁老质问道。

  这户部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cbq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cbq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